,革命工作的间隙,生活的现实也需兼顾。归途中,他们来到槐林嘴,徐吉标将要执行新的任务,并且,购置了一些蚕丝渔网。
\n
这些蚕丝渔网,看似只是普通的渔具,实则蕴含着他的多重打算。一方面,作为以捕鱼为生的家庭,优质的蚕丝渔网能提升捕鱼效率,增加收入,保障家人的基本生活。在那个动荡年代,每一份稳定的收入都如同黑暗中的烛光,为家庭带来温暖与希望。
\n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掩护。带着渔网赶路,他们能更好地伪装成寻常的渔民,在敌人的盘查面前,显得更加自然合理,降低因频繁执行秘密任务而暴露身份的风险。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任何一个细微的破绽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而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实则是他们在长期革命工作中积累的智慧。
\n
此外,徐吉标或许还考虑到,若条件允许,多一些渔网也可分发给周边贫苦的渔民,借此团结更多群众。在革命的道路上,群众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能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为革命事业争取更广泛的拥护,如同在民众心中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等待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为革命的燎原之势增添更多助力。
\n
就这样,徐吉标和张家三姐带着蚕丝渔网踏上归程,渔网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对生活的期许与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n
徐吉标和张家三姐撑着小船,缓缓抵达槐林嘴的马尾河渡口。河水悠悠流淌,渡口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他们熟练地将船稳稳停泊,系好缆绳,踏上这片陌生又肩负使命的土地。
\n
两人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张家三姐抱着孩子,先后经过井字港和小魏村。一路上,田园风光如画,可他们无心欣赏。小魏村的炊烟袅袅升起,村民们在田间劳作,看似平静的景象下,却隐藏着他们对这片土地未来的深深忧虑与期许。
\n
很快,他们来到了槐林嘴老街。老街古色古香,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徐吉标和张家三姐穿梭在人群中,表面上是普通的行人,可眼神中却透着警惕与专注。他们一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