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梗这个看似平静的小地方,徐李两家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寒意。沉重的赋税使得两家人的生活愈发艰难,庄稼收成在天灾***下也不尽人意。
\n
然而,即便身处如此困境,两家人的情谊并未因生活的重压而褪色。徐家若遭遇粮食短缺,李家定会毫不犹豫地送上自家的存粮;李家若有人染病,徐家也会四处奔波,帮忙寻医问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如同彼此的依靠,相互扶持,共同抵御着生活的风雨。
\n
徐吉标就在这样充满温暖情谊的环境中成长。他自幼便看着长辈们之间真挚的相处,这份情谊也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他与李家的孩子们一同玩耍、一同成长,结下了深厚的童年友谊。徐李两家的聚会,依旧时常举行,即便生活艰辛,大家围坐在一起时,总能在彼此的笑容与关怀中,寻得慰藉与力量。而这份情谊,也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徐结标前行的道路,让他在面对未来的种种未知与挑战时,心中多了一份坚定与温暖,因为他知道,无论风雨几何,徐家与李家都会携手并肩,共同迎接生活的种种。
\n
在肥西义城,徐家因其聚居之地被称作“南徐”,这里宛如一方隐匿在尘世中的文化桃源,孕育出众多文人墨客。走进南徐,古朴的街巷间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仿佛每一块青石板都诉说着往昔的风雅故事。徐家祖祖辈辈重视教育,耕读传家的传统源远流长。族中子弟自幼便在翰墨书香的熏陶下成长,研习诗词歌赋、经史子集。
\n
逢年过节或重要的家族庆典,南徐徐家的文人雅士们便会齐聚一堂。他们或于庭院中摆开笔墨纸砚,即兴赋诗作画;或围坐于厅堂,高谈阔论古今文章、天下大事。那浓厚的文化氛围,引得周边邻里纷纷赞叹,也让南徐徐家在当地声名远扬,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方重镇。
\n
1901年,当《辛丑条约》的阴影笼罩华夏大地,整个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冲击,南徐徐家同样未能置身事外。动荡的时局、沉重的赋税以及西方文化的逐渐渗透,给传统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徐家的文人墨客们并未因此而放弃。
\n
他们深知文化传承的重任在肩,即便生活困苦,依然坚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