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处理当下的生存问题,还要处理过去遗留未解决的生存问题,还有未来可能产生的生存问题。
\n
意识是对当下生存数据进行分析的。思维可以对当下重要的生存数据分析,也可以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重要事项进行分析,还可以对过去未解决的事项进行分析。
\n
但是在待办事项这个流程里,是由意识唤醒情绪,再由思维去进行深度分析,求索生存处境的解决办法。
\n
也就是说生存处境的解决办法全都是由思维来完成的,情绪是驱动因素,意识是产生情绪的过程。
\n
情绪在思维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意识扫描生存数据,只要有一条数据,与记忆之中未解决的情绪,其生存处境的数据相符合,就会唤醒那情绪。
\n
思考到这里,我瞬间就明白了,生存期望那方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思维根本影响不了情绪,情绪是在意识分析生存数据的过程中诞生的,思维的力量渗透不进去。
\n
失望沮丧的话就不说了,跟你们说你们也承受不住。
\n
其实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怀疑我对情绪的归纳和分类是错误的。因为在意识过程,情绪就已经诞生了,根本没我说的期望这个概念。
\n
确实我现在所说的前后有些矛盾。但是情绪绝对是跟生存处境有关的,并且判断处境好坏绝对是有一个标准的。
\n
这个标准我不希望是客观层面的好坏,或者群体意识对生存渴望有一个统一的相差不大的最低标准。
\n
如果是这样,情绪根本就没有解。
\n
那些遇到特定生存处境问题的人,他们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情绪泛滥成灾,这会使他们的生命凋零,饱尝无数痛苦。
\n
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就是无法改变处境,如果处境的好坏判断标注是一个客观值,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