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吗?
\n
首先第一点,意识的分析能力绝对是很强的,毕竟它可以分析所有的数据。但是深度分析能力有没有就不好说。
\n
情绪能标记重要数据,就表明情绪是在思维之前,意识之后产生的。情绪的产生,需要生存处境的结论诞生,那意识是真的有对当前生存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吗?
\n
也许意识只要检测,扫描到有影响生存的数据,就会诞生情绪。
\n
我觉得应该不是。现实生活中,影响生存的数据,其实有很多,但是我们只对特定的一些情况,产生情绪。
\n
这个有可能跟记忆有关。记忆中有对特定情况产生情绪的先例,并且这种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当下时间接收到的生存数据里面,有和记忆里情绪未得到解决的事件情形相符合,便会唤醒那种生存处境,随之产生情绪。
\n
记忆中未解决的的情绪,就是记忆中某一个时刻的生存处境没解决,从而产生的情绪。
\n
生存处境未解决,情绪就一直存在,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或者注意力的转移,那情绪潜藏了下去。当我们在生活中,再次接收到那种生存数据,就会立刻唤醒之前未处理的情绪。
\n
很显然,在意识分析生存数据之后,还存在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单位,就是之前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再次遇到时会自动唤醒。
\n
这跟电脑程序中的待办事项有些相符合。
\n
记忆中那些没有解决的生存处境,其情绪其实一直存在,并没有消失,只要后面触发相同场景和处境,情绪就会被唤醒。
\n
停顿一下,再做一下推论归纳。
\n
这次出现了这种类似“待办事项”的概念。
\n
在生存中,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