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的能力。
\n
很显然,思维意识,就是这里的第二个步骤。
\n
有人可能对我的这三个步骤划分,以及分析方法不认同,这里我稍微做下讲解。
\n
这里我所分析的是驱动生命的其中一个机制,并不包括肌肉骨骼构造,以及气,血养分输送或者消化系统。
\n
生命课题里面最重要的是底层驱动生命的原理,而非驱动身体运动的骨架肌肉的结构,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底层驱动生命的原理,运用它,就可以驱动任何形式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物种。
\n
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分析方式,有人会疑惑,我为什么要这么来分析,这跟进化好像不太相似。请注意,即便是进化,那也是从无到有的。所以一定存在着一套底层驱动生命的机制。
\n
这一套机制,非常之复杂,甚至超过人脑所能理解的程度,但是在我们的理解程度内,还是可以将其慢慢剖析。
\n
回归正题,思维,意识,是驱动生命的第二环,是用来分析接收到的生存数据,进而得出当下生存处境,以及思考其应对之法的。
\n
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思维意识都是分析数据的能力,为什么,要在生理功能上将它分开,为什么不能由大脑一次性完成所有的分析,实现所有的功能?
\n
我觉得是为了降低能耗。如果将思维意识的功能统一,由大脑对所有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有些数据还需要进行深度分析。那么大脑是怎么知道哪些数据需要深度分析?
\n
显然是只有进行深度分析之后,才能知道。但是如果大脑对所有的数据都进行深度分析,这消耗的能量必然十分巨大,即便是最聪明的人类大脑,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分析负担。
\n
所以必然要想出一个节省能量的办法。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