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囤粮。但?是?一旦他们意识到是?定王在?主动, 他们反而安心了, 因为?他们决定局面再控制之内。”
“然而蜡烛这?种必需但?又有点贵价的商品, 却不能轻易浮动,因为?用蜡烛的都是?那有产业的富裕人家, 这?些人家一旦感觉到不稳定的气息,他们便可能人心浮动、快速转移财产、开始逃离定城。平民不安,只能不安等待,不会造成太大的动乱;但?是?这?些人不安,他们有能力,便会迅速行?动,然后带起平民的更大不安和冲撞,这?个时候要维持稳定,需要加倍的付出。”
哦,李小?寒明白了,同是?必需品,粮价影响的人和蜡烛价影响的人不一样,因此在?初期,需要安抚的目标群体?也不一样,政治上维持稳定的需要。
不过李小?寒还是?有点理解不能, “一支蜡烛这?么重要?” 毕竟她上辈子没有研究文史,而是?在?荒山野岭种药材,这?辈子又没有太多的条件去了解这?个朝代的发展。
“《西京杂记》载:‘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那时候,蜜烛是?蜀国上贡的贡品;《唐六典》记载,山南道的贡品里就?有蜜蜡和蜡烛;前朝初期有赐烛归院之说,就?是?在?夜晚皇帝与臣子交谈完之后,派遣身?边的内侍手持烛火将臣子们送回?去。这?是?一种极高的规格礼仪,能享受的臣子都是?心腹之臣。”
“我看民间也有蜡烛,好像并?不稀罕。”这?么看来,历史是?在?前朝拐了一个弯,然后本朝发展就?更不一样了。
“制烛技术还是?有进步的,再说民间蜡烛多为?油脂制蜡烛,烧久了油烟大、气味呛人,官府所制的蜡烛多用蜂蜡,还有其他烛方,用起来油烟小?气味芬芳,价格自不相同。”
“不过制烛技术再进步,最好的蜡是?蜜蜡,那是?蜜蜂酿蜜所得,天然的产量不高。因此真正好的蜡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