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大笑,丝毫没有听出孙氏话里包含的真正含义。
孙氏不动声色的上前:
“今日的高兴事可不止这一件,太后可还记得妾身与您提起过的长春班?”
太后对此有点印象:“你是说那个班主叫红莺的戏班子?昆字戏腔享誉大江南北的那个?”
“正是。妾身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他们班子请到京城来,此刻正上好了妆容在宫外候命,只需太后一声令下,即刻便能入宫为太后献唱。”孙氏恭谨请示。
太后今日心情很好,想着反正要等昭福殿那边的消息,不如边听戏边等,也算全孙氏一个面子,便应允下来。
孙氏请苏嬷嬷拿着永寿宫的牌子,让贴身侍婢随去宫门领人,竟是个近百人的大戏班,宫门守卫原是极力阻拦的,但苏嬷嬷是永寿宫的掌事姑姑,又有太后赐下令牌,宫门守卫实在不敢放行,便速速派人去御前请示,得了大内总管卢英的令,让宫门放行。
半个时辰后,永寿宫的戏台前摆好御膳,孙氏亲自伺候。
红莺班主一开嗓便吸引了太后注意,晚膳只随便用了几口便叫人撤下,倒是在戏台前听了许久,直到华灯初上、夜幕深深时才停歇。
这个时间宫门已落锁,太后便让人收拾了一座偏殿供戏子们过夜,孙氏则随太后去永寿宫安歇。
夜凉如水,月上枝头时分,太后终于如愿等到昭福殿留宿崔氏女的消息,带着满心欢喜就寝。
孙氏被安排歇在东侧殿,房内烛火熄灭,可原本应该入睡的人却不曾歇下,反而在黑暗的房中焦躁踱步,时不时走到大开的南窗前望向漆黑一片的天际。
日前收到王爷的信,说禹王府的兵力已分布在京城内各处,如今只等宫中信号。
只要谢珺成功让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