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动机人尽皆知,而证据她方才已经让沈舟云帮忙伪造好,整个案情经过中唯一说不通的就是章轩为什么会赴谢通的邀约、谢通又怎么能轻而易举地正面杀害章轩。
但是这一判断只有她和沈舟云知道,宣文帝并非查案的内行人、又不曾仔细勘察过尸体与现场,所以他想不到这一点,也就无从质疑。
“李卿,诚然凶器、动机与杀人时间均是指向谢副统领,但其实那都不算直接证据,你却如此断定谢副统领是凶手……”
宣文帝的确没有揪着案情经过细究,他质问的是证据链可信度问题。
相较于真正的证据,即黄昭仪与章轩的情信、黄昭仪留下字迹的文书,针对谢通的指控确实不够有力,毕竟前者虽然也不能直接证明黄昭仪行凶,但至少可以锁定她独一无二的嫌疑,后者却范围不小,像是使用羽林卫短兵器作为凶器与行凶时间,羽林卫中每个卫兵都无法被排除。
但是——在章轩遇害一案中证据重要吗?甚至于真相重要吗?
这根本不是一场单纯的命案,而是围绕着皇权展开的博弈,她也不是主审官,而是被各方势力驱使的棋子。
冒牌贵妃、黄昭仪、长公主……每个人都劝她交出有利的答案,而非真实的答案,现在她妥协了,宣文帝却要摆出公正裁判者的模样追问真相。
就算宣文帝先前不知谢通与宁王的关系,经过东宫那一遭和李星鹭话语中的暗示,他也一定猜到了不少,借着问罪将谢通拉下马、剪除宁王的羽翼,这分明很符合他的利益,他却装模作样没有果断结案。
既然宣文帝要当公正圣明的君主,那这个存有私心、手段不磊落的角色就只能由她来扮演了:“陛下,并非每桩案件都能留下关键证据,所以除却搜查与推理之外,审讯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而碍于谢副统领的身份,微臣无法审问于他……”
“朕既然赐你查案之权,京城一应臣民自该配合,谢副统领亦不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