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宫人们迅速在场中摆开了数十张画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贵女们各自拣选了位置,开始凝神构思。
\n
“边塞春色”这个题目,确实难住了绝大多数人。她们绞尽脑汁,也只能画些寻常的春日景致,然后在角落里添上一两座关隘箭楼,聊以点题,显得生硬而刻意。
\n
宋清婉略作思忖,便开始落笔。她画的是一队商旅,在初春的暖阳下,穿过阳关古道,道旁有新生的嫩绿,意境悠远,构思巧妙,引来不少赞许的目光。
\n
而赵雨柔,则画了一幅《昭君出塞图》,红衣美人,怀抱琵琶,在漫天风沙中回望故国,虽与“春色”略有偏离,但画工精湛,人物传神,同样不凡。她一边画,一边用挑衅的眼神瞟向萧凝霜。
\n
此刻,全场的焦点,都集中在萧凝霜的画案前。
\n
她静静地站着,并未立刻动笔,只是闭着眼,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n
那些遥远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n
北疆的风,依旧刺骨,但冰雪消融时,从石缝里钻出的第一抹绿色;屹立在风雪中千百年、早已斑驳的城墙上,在春天开出的不知名的紫色小花;还有父兄的战袍上,被春日暖阳晒干的血迹和尘土……
\n
那里的春天,没有江南的莺歌燕舞,没有京城的姹紫嫣红。那里的春天,是寂寥的,是坚韧的,是带着血与火气息的。
\n
她猛地睁开眼,眼中一片清明。
\n
她提笔,蘸墨,没有丝毫犹豫,笔走龙蛇。
\n
她没有画关隘,没有画将士,甚至没有画任何具象的“春色”。
\n
她的笔下,只有一座山。一座嶙峋的、仿佛被刀砍斧劈过的黑色山岩。山岩之上,一株老梅,虬枝盘结,如龙似蟒,在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