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夫人喉咙里发出呜咽声,眼泪流得更凶了,涎水从嘴角里流出来,胡嬤嬤连忙拿了帕子去擦……
沈岐见了齐雍,两人也说起了科考舞弊的事。
齐雍微嘆:“显国公於科举之中截取人才,重金收买主考官泄题,暗地里接触没有背景的学子,给他们一飞冲天的机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先帝在位时,他们就这样做了。
他们是把科举一应漏洞、规则什么的,全部都摸得透透的,做这种事,做得驾轻就熟。
除了显国公外,內阁里也有几位大臣参与,但目前证据不足,首辅徐信安势大,一时无法做出处置。
內阁与显国公互为遮掩,如果不是沈昭嬑,通过沈君彦察觉了端倪,朝廷至今还蒙在鼓里。
沈岐满面复杂:“寒窗苦读十年,熬一熬很容易,可大周学子千千万,最终能上榜的,只有三百多人,有时候录取的人才会更少,没有考中的人,除了硬著头皮继续考,就只有捐官。”
不管是继续考,还是捐官,这对很多普通学子来说,都不是一条好出路。
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剑走偏锋寻个好出路。
齐雍也道:“继续考需要费更多的时间、钱財,还不知道下次能不能中,就有很多人,从少小考到白头翁,捐官所需不少钱財打点,且不说能不能出得起,就算出得起,走了捐官这条路,基本就是绝了自己的前程后路。”
考评的第一环,就是出身,没有进士出身,就不可能有晋升的机会。
寒窗苦读十年,人人对科举都有抱负,有几个人甘心一辈子被人踩在脚底下,不能翻身?
沈岐喝了一口茶:“最残酷的不是科考,而是考中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