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意料的是,张昌兴在读书上,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张家一大家子决定勒紧裤腰带供他读书,村里的人也帮衬了许多,他也不负眾望,县试(童生)、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试(三甲进士)……
二十七岁钦点了进士,但他只是普通的百姓之家,连落魄的寒门学子都算不上,没钱没人脉没背景,最后进了都察院,全靠一腔忠直,得了尤大人看重,熬到了都察院左僉都御史,也就到顶了。
他弹劾太后党有十余年。
最后血溅大殿。
张昌兴一生清贫,都察院又是清水衙门,在京为官多年,住的仍是租赁的四合院,位置就在大兴一带,离京里有些远。
每次早朝,他丑时就要从家里出发,卯时之前要抵达宫门,等候宫里大开宫门。
每日上衙也要比別的大臣早起一个时辰。
一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沈昭嬑没想到,前世今生张大人都死在军屯一事上,心中一阵唏嘘。
张大人的灵堂第二天,就搭好了。
女眷这边,柳心瑶有孕在身,不好前去弔唁,只得让唐氏带沈昭嬑、沈如婉前去弔唁。
平日里门可罗雀的张家,如今是门庭若市,前来弔唁的大臣,及慕名而来的学子,往来不绝。
张家长媳,张修远的妻子白氏,引著唐氏三人进了东面的厢房里,厢房是临时收捡出来的,显得十分简陋,已经等了许多女眷。
白氏一脸歉意:“家中简陋,却是怠慢了沈三夫人,及两位姐儿。”
公爹去世之后,前来弔唁之人,络绎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