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
那两丈长的拖尾在宫灯与月色照耀下,更显流光溢彩,所过之处,百姓皆远远跪拜,却又忍不住偷眼看那对宛若从天界降临的神仙眷侣。
行至一处开阔的码头广场,只见围着一大圈人,喝彩声阵阵。原来是有杂耍艺人在表演吐火与顶竿,技艺精湛,引得围观百姓阵阵叫好。
慕容嫣停下脚步,隔着一段距离饶有兴致地观看。那杂耍艺人见到如此阵仗,先是一惊,动作都有些僵硬,但在侍卫示意下,又见女帝并未斥责,反而驻足观看,顿时受宠若惊,表演得越发卖力起来。
“夫君,你看那人,竟能将如此长的竿子顶于鼻尖,还能旋转自如,真需多年苦功。”慕容嫣轻声道,语气中带着欣赏。
林臻站在她身侧,微微颔首:“市井之中,多有奇人。百姓之乐,有时便在于此等简单的技艺与欢娱之中。”
表演结束,艺人带领班子跪地谢赏。慕容嫣示意内侍给予重赏,并温道:“技艺精熟,赏心悦目,很好。”
那艺人激动得连连磕头:“谢陛下赏!谢陛下赏!小民祝陛下万寿无疆!”
周围百姓也纷纷跟着高呼万岁,气氛热烈。
慕容嫣在欢呼声中,微微侧头对林臻低语,声音带着一丝感慨:“夫君,你看他们,虽奔波劳碌,但得一技之长,能博人一笑,换得温饱,亦有其乐。帝王之乐,在于天下安康;百姓之乐,在于衣食足、技艺显、家人聚。其理相通,皆在于安与乐二字。”
林臻凝视着她被灯火照亮的侧颜,轻声道:“嫣儿能如此体察民情,思及此理,是天下百姓之福。”
正说着,忽闻一阵清越悠扬的琴声从不远处的一座临水阁楼中传来,琴音淙淙,如流水,如月色,意境高远,在喧嚣的夜市中开辟出一方宁静天地。
慕容嫣自幼精通音律,闻不禁驻足细听:“这琴音清而不寒,哀而不怨,是好琴,亦是妙手。”
林臻知她雅好此道,便道:“似是《流水》之意。弹奏者功力不俗。嫣儿可欲近前一观?”
慕容嫣颔首。
一行人循声而去,见那是一座名为“听鹂馆”的琴舍。琴舍主人早已得知消息,惶恐出迎。
慕容嫣入内,并未打扰他人,只是择一静处坐下,静静聆听。那弹琴者是一位青衣老者,见到帝后驾临,先是惊慌,后在慕容嫣温和示意下,才稳住心神,继续演奏。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慕容嫣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