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临终也念念不忘此事,那赵元松一回去,他就问及此事,知道陛下在朝上要下旨应允,高兴得吃了两碗饭,临走时脸上都是笑呢。”皇帝一听,立即道:“那快去下旨,不要错过了周王的头七。”王振眯了眯眼,看了看钱太监,又看一眼张郎中,心中冷笑。但见皇帝兴冲冲的要亲自写圣旨,便不好再开口阻拦。在小皇帝看来,这算一件打破祖宗规矩的事,很新奇,且算是好事,所以他很乐意亲自写这封圣旨。当然,还是得送去给内阁看一看,然后才用印发下去。这一次小皇帝依旧派礼部和司礼监的人去宣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就提议钱太监,“一回生,二回熟,他去过一次了,再去一次,路上好走。”礼部一听,也顺势推荐张郎中。张郎中和钱太监:……虽然去宣旨有可能捞些钱,但出这么远的公差还是太辛苦了,尤其,去了以后还可能碰见周王。要是周王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周王世子的继任书怎么办?但张郎中和钱太监还是挤出笑容,假装高兴的应下,接了从内阁递回来的圣旨就出宫。没错,出差就是这么痛苦,别看他们才回来,连家门都没进。行李都是现成的,虽然脏了点,臭了点,但拎上就可以走。总比京官外放要强。今天正好有京官收到外放的消息,他们一拿到公文,立即就坐上驴车出城了,身上连件换洗的衣裳都没有。两边在城门口遇见,张郎中和对方眼熟,泪眼汪汪的对视一眼后相继出城。张郎中等在路上,小声道:“兄弟一会儿回城吧,麻烦你家里给我家里递个信,就说我最多十天就能回家了。”“好说,好说,我决定晚一点,城门快关的时候进,唉,圣旨下得突然,家中没钱,不知张兄能不能借我一些周转?”张郎中问:“你去哪儿赴任?”“江西广信府。”“好说,好说,你给你手书一封,让我夫人想法为你凑二十两银。”二十两不算少了,足够安家。对方应下了,俩人嘀嘀咕咕一阵分开。钱太监见怪不怪。太祖留下规矩,为免外放的京官收受贿赂,借贷外放,特别命令,京官只要一收到公文和官印,立即出城。敢回家的,立即拿了问罪。但官员总不能真的只拿朝廷给的那点路费就上路,毕竟,不仅路上要吃喝,到了地方也要安家的。所以上面有政策,下面也有对策。官员们离京后总是会再偷偷的潜回京,该拿钱的拿钱,该借钱的借钱。心照不宣的事,只要不闹出来,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连司礼监的太监们都知道的事,朝中上下更是心知肚明,就瞒着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个而已。张郎中借出二十两银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心情不是很好。连续赶路,心情更不好了。所以重新回到周王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