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真别说,多爷,您这躺椅真挺舒服,搁哪儿买的,我也买个去。”
“我找人专门打的,你想要啊,送你了,我再找人给打一件。”
“那我就不跟您客气了。”
“咱们俩,你还跟我客气什么。”
正说着呢,三嫂跨过门槛,胳膊肘挎着菜篮子走了进来:“呦,多爷,曹儿,你们这么早就回来了啊。”
多门笑着回应,“三娘这是买菜去了?今儿确实早点儿,出门办公差才回来。”
“我呀,可不止是去买菜了,还为某个人去跑腿儿去了呢。”三嫂的余光扫向曹魏达,脸上挂着促狭的笑。
“呦,这是有好事儿啊!”多门揶揄的看了看曹魏达,三儿媳妇儿要为曹魏达介绍女人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
“可不就是好事吗,曹儿,杜十娘已经答应了,不过得曹儿点钱才成。”三嫂伸出一只手摊开,有些无奈道:“杜十娘倒是答应了,就是这戏园子班主有些不太愿意放人,放了话来,要是想赎人,得五十块现大洋。”
杜十娘是戏园子里唱戏的,而这个念头,想要学唱戏,那是需要卖身契的!
许多穷人家的孩子因为生活所迫,会被送到戏班子,家长跟班主签订合同,这种合同具有卖身契的性质。
如民国初年谭富英入富连成科班时就有类似契约,规定学徒六年为一期,期间四方生理任凭师傅代行,所进钱银归师傅,不准回家等。
章丘的《周姑子戏》戏班中,童子学戏要‘三年学徒、一年谢师’,四年拿不到工钱。
班规规定,挨打、生病甚至死亡,班主概不负责,学员逃跑、失踪,家长要赔偿。
虽然自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