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子弹才能达到这种速度。
一个个问题随之提出。
“飞机的材质能够承受得了超音速飞行吗?”
“什么样的发动机可以产生让数吨重飞机如此高速飞行的?”
“飞行员能够在这么高速度下完成驾驶吗?”
他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务实,方文回答道:
“这些问题,我不能给你们答案,科研工作的乐趣就在于,了解未知,解决未知。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创造奇迹。但关于发动机,我是有草案的。”
他说着,将黑板上的蒙布扯下。
“这就是,新型发动机的初步方案。采用的动能是推进力方式,而不是螺旋桨升力方式。它的原理和我们正在研究的火箭弹是一样的,所以才会让火箭弹一组和二组参与讨论。”
一直没有出声的火箭弹二组组长姜文瑾露出惊奇目光。
他作为方文专门挖来的物理学家,有更好的前瞻性。
随即出声问道:“如果是使用推进力,发动机应该是通过“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的模式,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利用反作用力推动物体前进。如果这种发动机能够研发出来,不光是可以用于飞机,我们的火箭弹,乃至其他武器都可以加装这种动能部件。理论上,这种发动机部件,在武器上的操作性,比飞机上的操作性更佳。”
为了证明他的说法,姜文瑾举了例子。
姜文瑾走到另一块黑板前,用粉笔画出示意图:“诸位请看,火箭弹受制于体积,现有燃料推进器只能提供单次脉冲动力,导致射程和变轨能力受限。但如果将这种新型发动机小型化,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改造成可调节的‘动力心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