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下达后,方文也开启了机械感知鹰眼,观察下面的情况。
第一个起飞的是潘家峰驾驶的泰山一号,率先飞往国内。
方文的视线转到水上机场那边,10架炮舰机先行起飞,也向国内飞去。
而后是20架水上飞机,也组成飞行编队,跟随飞去。
如此松散的编组飞行方式,想要让所有飞机都能在正常的航线上飞行,是很难的。
一旦各自的领航飞机偏航,整个编组也就会飞错方向。
为此,方文开启雷达索敌装置,通过雷达信号反馈,实时了解飞机的航线是否正确。
从缅北飞往南宁的1000公里,是最危险的。
下面的十万大山,在长途飞行中,看起来都一样。
这种缺乏地标辨识度的飞行下,问题出现了。
潘家峰的泰山一号,炮舰机队,还有水上飞机运输队,都先后出现了偏航现象。
每当出现偏航问题时,方文便拿起话筒提醒着。
“潘家峰,你搞什么,连你都偏航了,这么飞下去,你飞的不是南宁,而是柳州。”
“炮舰机队领航飞机注意,航线出现偏差,立即调整偏南5度。”
而水上运输机队,则是问题最严重的,不光是偏航,还有队形松散,机位错误等等问题。
为此,方文一直在通过无线电装置进行指挥。
他那种精确找出错误,并且及时给出解决方案的指挥方式,让这些飞机虽然出现各种问题,却还是安全的飞抵了南宁。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