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王赶紧和魏国结盟,想一起抵抗秦国。可他们低估了白起的厉害,在伊闕之战中,秦军以少胜多,把韩、魏联军打得落流水,二十四万联军將士战死,主將公孙喜也被俘虏。
这一战,让韩国的精锐部队几乎损失殆尽,韩国从此一蹶不振,离灭亡又近了一步。
韩桓惠王更惨,他在位期间,秦国不停地蚕食韩国的领土。
韩国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不停地割地求和。为了延缓秦国的进攻,韩桓惠王还想出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主意,派水利专家郑国去秦国,劝说秦王修建郑国渠,想以此来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可他没想到,郑国渠修成之后,秦国的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力反而更加强大了。
这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韩国这下彻底没了希望。
到了韩王安时期,韩国已经是岌岌可危,就像风中的残烛,隨时都可能熄灭。
公元前 231年,秦军大兵压境,韩王安嚇得赶紧割让南阳,希望能保住自己的王位。可秦国根本就不打算放过他,第二年,秦国派內史腾率领大军再次进攻韩国。
韩军根本就抵挡不住秦军的进攻,韩王安只好乖乖投降,立国 173年的韩国就这样宣告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