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悼王二话没说,就派吴起率领楚军前去救援赵国。吴起那可是魏国的老熟人了,对魏国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採用了“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接攻打魏国的大梁。
这一招可真是釜底抽薪,魏武侯得知大梁告急,不得不赶紧撤兵回救。赵国趁机反击,魏赵两国在战场上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最后双方都损失惨重,只好握手言和。
这场战爭,表面上看是平局,可实际上对魏国的影响可大了。
首先,魏国和赵国这对曾经的盟友彻底决裂,三晋联盟名存实亡。要知道,三晋联盟可是魏国称霸的重要基础,联盟一散,魏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变得很尷尬了。
其次,魏国在这场战爭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而且,吴起在楚国的成功变法,也让其他国家看到了变法的好处,纷纷效仿,魏国的优势不再明显。
除了和赵国的矛盾,魏武侯和齐国也產生了摩擦。
公元前 390年,齐国攻占了魏国的襄陵,这让魏武侯很没面子。后来,虽然田和拜託魏武侯替他向周天子请封诸侯,魏武侯也帮了这个忙,可两国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时不时就会爆发一些小衝突,关係一直很紧张。
在国內,魏武侯的用人政策也出现了问题。他不像他爹魏文侯那样重视人才,礼贤下士,而是更倾向於任用自己的亲信和贵族。
这可把一些有才能的人给得罪了,他们觉得在魏国没有发展的空间,於是纷纷离开魏国,去其他国家寻找机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吴起。这吴起,那可是个军事天才,在魏国的时候,为魏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创建了威震天下的魏武卒,把秦国打得不敢东出。
可魏武侯却不太信任他,在任命相国的时候,没有选择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吴起,而是任命了田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