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勉强支撑。公元前 234年,秦军又攻平阳,歼灭赵军 10万,杀了赵將扈輒。接著挥军北进,结果被赵国大將军李牧大败於宜安。
这李牧,可是赵国最后的希望,他在北方抗击匈奴多年,那经验丰富得很,军事才能也没得说。面对秦军的进攻,他採取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让秦军屡攻不胜。
王翦一看,正面打不过,就使出了反间计。他派人拿著重金去贿赂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郭开收了钱,就在赵王面前说李牧意图造反。
赵王迁那是个糊涂蛋,竟然真信了,派人去取代李牧。李牧拒不受命,结果被赵王迁秘密处死。这李牧一死,赵国军队就像没了主心骨,军心涣散,战斗力大打折扣。
公元前 228年,王翦一看时机成熟,率军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了赵葱,占了东阳。顏聚嚇得赶紧逃亡。
秦军南下,轻鬆攻克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还想继续抵抗秦国。但这只是垂死挣扎,公元前 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
赵国从曾经的强国,一步步走向灭亡,这其中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政治腐败,让国家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內部分裂,让国家的力量分散;用人不当,让国家失去了栋樑之才。
这些问题,就像一把把利刃,刺向赵国,最终把赵国推向了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