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洪水,朝廷还得拿出钱来賑灾。这么一来二去,汉朝的財政就陷入了困境,国库就像被掏空了一样,变得空空如也。
面对財政危机,汉朝政府也是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奇招。第一个办法就是卖爵。这卖爵可不是汉武帝的首创,早在秦朝的时候就有了,汉文帝时期也搞过。汉武帝把卖爵这一招玩得更溜了,他专门设立了“武功爵”,从高到低一共有十一级,每一级都明码標价,只要你有钱,就能买到爵位。这就好比现在的游戏充值,你充的钱越多,等级就越高。
武功爵的价格可不便宜,一级就要十七万钱,全部卖完能收入三十多万金,也就是三十多亿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啊,这些钱可以勉强支撑西汉持续的对外战爭,让军费、行政费用和官员俸禄得以源源不断。但是,卖爵这一招也有弊端。首先,它破坏了原有的爵位制度,让爵位变得不值钱了。以前,爵位可是靠军功或者世袭得来的,那是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徵。现在,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爵位,这就使得爵位的含金量大大降低。其次,卖爵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人们不再追求通过努力和才能来获得成功,而是想著通过钱买爵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这种投机取巧的风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第二个办法是募民入粟。就是让老百姓把粮食运到边疆,然后根据粮食的多少授予相应的爵位或者减免罪行。这一招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边疆的粮食供应问题,同时也能增加財政收入。晁错就曾向汉文帝建议:“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欲民务农,在於贵粟;贵粟之道,在於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汉文帝採纳了他的建议,实行了募民入粟的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政策继续沿用。
这一政策实施后,边疆的粮食储备得到了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防的压力。同时,也让一些有钱的人有了获取爵位的途径,对於那些犯了罪的人来说,也多了一条赎罪的出路。但是,这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有钱人可以通过入粟获得爵位和减免罪行,而穷人则只能望洋兴嘆。这就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也更加尖锐。
第三个办法是改革货幣。汉朝初期,货幣制度非常混乱,郡国可以铸造货幣,民间也可以私铸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