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马迁与《天官书》的邂逅
话说西汉那会,在一个看似普普通通却又註定不凡的日子里,长安城中一处不起眼的宅院里,司马迁正为他那部惊世之作《史记》而忙碌著。他眉头紧皱,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又停下思索,那神情,仿佛在和千年前的古人对话。
司马迁,这位史官世家出身的才子,从小就对歷史有著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司马谈也是个厉害角色,一门心思扑在天文、歷史这些学问上,对司马迁的影响那是相当大。司马迁十岁就能诵读古文,后来更是四处游歷,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搜集了无数的奇闻軼事和珍贵史料。
而《天官书》,就是他在创作《史记》过程中的一大心血结晶。这可不是一般的篇章,它就像是一扇通往神秘宇宙和古代天人观念的大门。司马迁在写《天官书》的时候,肯定也费了不少心思,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什么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他只能靠著自己的双眼和古人留下来的智慧,去探索那片浩瀚星空,记录下那些星辰的秘密。
二、古老的星空地图:三垣二十八宿
在《天官书》里,司马迁就详细记载了古人对星空的独特划分方式——三垣二十八宿,这就好比是古人绘製的一幅独特的星空地图,每一个星宿都有著自己独特的位置和故事。
先来说说这三垣,就像是天空中的三个超级大区域。紫微垣那可是妥妥的 位,处在北天极附近,就如同皇帝住的內院,那是相当重要,里面的星星大多都是以帝族和朝官的名称来命名的,什么天帝、太子、皇后之类的,一听就知道地位不一般。要是把整个天空想像成一个庞大的帝国,那紫微垣就是皇宫,戒备森严,神秘又高贵。
太微垣呢,在紫微垣的东北方向,它就像是朝廷办公的地方,这里的星星名字也都跟官职有关,像什么上相、次相、上將、次將之类的,就仿佛是一群大臣们围绕在天帝身边,共同商议著国家大事。要是紫微垣是皇宫內院,那太微垣就是朝堂大殿,大臣们在这里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