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跟隨张仪前往秦国接收土地。
然而,当楚国使者到达秦国后,张仪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假装从车上摔下来,受伤养伤,三个月都没有露面。楚国使者苦苦等待,却始终见不到张仪的面,更別说接收土地了。楚怀王见此情形,以为是自己与齐国绝交的態度不够坚决,於是,他又派人到齐国,辱骂齐王,以示自己与齐国绝交的决心。齐王被楚怀王的行为激怒了,他决定与秦国结盟,共同对付楚国。
张仪见楚齐联盟已经被成功拆散,这才出来接见楚国使者。他对楚国使者说,我答应给楚国的土地,是我自己的封地六里,可没说过是商於之地六百里啊。楚国使者这才知道自己被张仪骗了,他愤怒地回到楚国,將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楚怀王。
楚怀王听后,暴跳如雷,他立刻下令发兵攻打秦国。然而,此时的楚国已经孤立无援,而秦国则与齐国结盟,实力大增。在秦齐联军的夹击下,楚军大败,楚国不仅没有得到商於之地,反而还失去了汉中之地,元气大伤。
张仪用他的智谋和口才,成功地破坏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为秦国的东出之路扫清了障碍。在张仪的努力下,秦国与各国之间的关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秦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在外交上取得重大突破,秦惠文王在军事上也有著卓越的战略眼光。公元前 316年,秦国朝堂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爭论,爭论的焦点是秦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相国张仪主张攻打韩国,他认为韩国地处天下咽喉要衝,攻打韩国可以直接威胁到周王室,从而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这是成就霸业的关键一步。
而大將军司马错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秦国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山东六国正面抗衡,如果贸然攻打韩国,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联合反抗,秦国將会陷入困境。司马错主张西进巴蜀,他认为巴蜀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而且蜀国內乱,正是秦国出兵的好时机。攻占巴蜀,不仅可以扩大秦国的领土,增强秦国的实力,还可以为秦国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为日后统一六国创造有利条件。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