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而晋国强大了,就会对秦国构成威胁。如果秦国不灭亡郑国,而是让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道主,以后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郑国可以提供物资和帮助,这对秦国不是更好吗?而且,晋文公曾经答应过割给秦国焦、瑕之地,可他早上渡河归国,晚上就对秦国设防了。晋如果向东併吞了郑国,那么向西不侵掠秦国,土地从哪里取得?所以灭郑其实是损害秦国以利於晋国的下策。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仔细一想,是啊,灭了郑国,好处都被晋国占了,自己什么也捞不著,还会让晋国变得更强大,这可不行。於是,他不但不再助晋灭郑,反而与郑国单独结了盟,並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大夫助郑戍守,自己则率兵归国了。
秦军的突然撤退,让晋国大夫狐偃等人大为不满,他们主张攻击秦军。可晋文公却从大局出发,认为秦有恩於晋,攻击秦军是不仁。同时,晋为保持中原霸权,失去秦国这样一个盟友也是不智。所以,晋也与郑国媾和,然后退了兵。
晋、秦伐郑事件虽然就这样结束了,但它却为秦、晋交兵种下了隱患。
公元前 628年,郑文公、晋文公先后去世。秦穆公觉得机会来了,他认为这是秦国东进中原的绝佳时机。於是,他不顾百里奚、蹇叔的劝諫,决定派百里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东进,偷袭郑国。
这秦军从秦都雍出发,到郑都有一千五百多里地,中间还经过桃林、餚函、轘辕、虎牢等数道雄关险塞,这可是一次非常冒险的军事行动。可秦穆公被东进的欲望冲昏了头脑,他根本听不进別人的意见,一心只想偷袭郑国,实现自己的霸业。
秦军在奔袭郑国的途中,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他们在滑国遇到了郑国的商人弦高。这弦高可是个非常机智的人,他一看秦军这架势,就知道他们是要去偷袭郑国。弦高心里很著急,他知道郑国现在毫无防备,如果秦军突然杀到,郑国肯定会遭殃。
於是,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一面以郑国国君的名义,先送四张牛皮,然后送牛十二头,去犒劳秦军,对秦军说:“寡君闻吾子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