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殷才十二岁,学术尚未精熟,只是研读《孝经》时,见各家注校字跡不同,自己抄录数遍,偶然有的巧思。”
高殷低眉顺目,一副乖巧的模样:“殷本来也不甚在意,但大母喜佛,若是这项技术能帮大母印刷佛经,推广佛学,则得万世无量功德,或可討大母之悦,一想到这,殷便坐不住了,急切来献艺。是殷思虑未深……”
说著说著,高殷像是极为內疚,语气越来越低沉,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令人不由得动容。
娄昭君闻言,也不好再说重话,坐到位子上,语气和蔼:“是大母错怪了你。你既有此孝心,大母也不得不赏。”
她摘下自己手中的玉鐲,让宫女递给高殷:“以后还是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
“嗯!孙儿明白!”
高殷充满喜悦的应答,眼角似乎噙住泪珠,有微光闪动,让不少人感慨太子真是纯善至孝之人,前天他亲手杀人之事,或许是谣传。
接下来是高家人和姻亲们观看歌舞,俳优唱戏,玩耍游戏。有传统的六博棋和投壶,也有鲜卑人爱玩的“嘎拉哈”,类似后世的拋石子,大家其乐融融,或者说,至少看上去其乐融融,就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族。
在这繁华景象之下,高殷也不过是个陪衬,主角还是高洋和娄太后,一如鄴都和晋阳。
一旁的高绍德看得入神,时不时要拉著高殷说话,高殷却待得有些无聊,这个时代的娱乐简单,俳优唱的戏剧他也不喜欢,想著自己是不是要整一些活,留下一些色彩。
宦官忽然靠近,是高洋在召唤他,高殷连忙凑到近前。
高洋拍抚高殷的背,罕见地亲昵:“我儿近日伶俐了许多。”
“是父亲教训的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脏活累活出孝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