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皇宫长长的甬道上,张寺正问出了心中的不解,“大人这是一早便猜到了皇上的心思?一定会认同这份证据?”
\n
前几日,东宫被禁军搜出甲胄多箱,按律当斩,然毕竟只储君,皇帝只暂且关了他禁闭,令大理寺查明真相。
\n
但在查案过程中,像是有人故意引导似的,直到最终查到故去的大皇子头上,他们更是确信这一点。在张寺正看来,这份证词实在经不起推敲,但楚少卿竟敢拿着这份证据上了御前,他暗自嘲笑他好大喜功。但没想到的是,圣上竟认可这份证词,还对楚少卿褒奖有加,又提起他前次救驾之公,暗示再磨砺磨砺,登台拜阁指日可待。
\n
楚洵并不言语,只眺望着远方,他的眸光是那样的深沉,似有着洞悉一切的能力。
\n
看得张允文惭愧地低下头,自言自语道:“我原以为皇家没有父子情,当时大皇子事败,被万箭穿心,当时属下就在现场,也不曾看见皇上掉一滴泪。是以,属下没想过皇上能袒护太子,毕竟皇上的皇子可不算少,便是成年的皇子也还有四五个,没想到皇上竟能为太子做到这个份儿上。”
\n
就当他以为楚洵不会理会他时,他听到他沉声道:“哪有什么父子情,不过是子凭母贵罢了。”
\n
“是,是是,今日这事儿也就是苏贵妃了,若是换做其他妃嫔所出的皇子,便是不被斩首,东宫之位也得换庄。”
\n
楚洵看他的目光就像再看一个傻子,“李士锋乃是正六品朝廷命官,你以为就凭一个苏贵妃,就敢对他草菅人命?”
\n
李士锋是禁军的一个城门史,是这个案子的罪犯,他畏罪而亡后留下的遗书是此案件的关键证据。而他们怀疑,这李士锋死得蹊跷,更像是被推出来担责的。
\n
“大人你这是何意?”
\n
苏贵妃不敢,那何人才敢?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