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我就先走了。」
说着话,温禾便要将那装着珍珠的盒子交给高月。
后者却连忙退后,避开来,对着温禾笑道:「陛下让小郎君在此处等着,他要见你的。」
「额,好吧。」
温禾无奈的叹了口气,环顾了一圈四周,正好看到一处摆着石凳的地方,大大咧咧的走了过去坐下。
高月见此,便朝着立政殿而去,不过走之前,他特意嘱咐了一旁的禁卫。
「若是高阳县子要走,可一定要拦住他。」
若是其他人,高月不必如此,他们都没有这个胆子。
可这位高阳县子可不同,他若是脾气一上来,那可就是说走就走的。
高月临近走入立政殿前,还有些不安的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温禾正用手托着下巴,靠着石桌上,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这才松了口气。
踏入大殿内。
只见李世民抬眸看向了他。
他缓缓的点了点头,示意温禾还在外面。
前者才淡淡的「嗯」了一声,目光转向了他面前的那个人。
来人正是长孙无忌。
「如今各处民夫短缺,眼看着秋收在际,可还有四成的水渠以及水井还未打造,而国库的钱粮已经见空了。」
「臣以为不如就此停止,让民部做好旱灾来临的准备,凑集粮食后,等旱灾来时,再赈灾便是。」
这段时间,为了关内修水利这件事情,长孙无忌几乎都要住在民部了。
可这远远不够。
而大唐的徭役时间只有二十天,便是让关内所有黔首用上明年的徭役时间都不一定够。
最重要的是,秋收快到了,按照往年的惯例,这个时候无论何地都会停止徭役。
让他们回家收割粮草,以防止入冬之前,还未收粮。
所以长孙无忌深思熟虑后,这才进宫谏言。
这事他甚至都没有和房玄龄说过。
若是其他人,那便是触犯了官场的潜规则了。
可谁让他是长孙无忌呢,李世民的大舅子。
「可即便今年秋粮送上来,只怕也无济于事吧。」
李世民沉着脸。
他没想到,国库比他想像的还要空虚。
竟然连为关内修建水渠和水井的钱都没有,更别说日后还要铺设筒车。
难怪当年杨广修建大运河,能耗尽了前隋的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