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说起了昨日的事。
李承乾被罚跪的事情,早就不胫而走了。
只不过一夜的时间,长安内便有了风声。
不少人甚至都在传,李世民很有可能要立李泰为太子。
也就是李泰住在温禾家的这个消息,只有少数人知道。
要不然他家门口,肯定门庭若市。
一群人想要试探的,去见李泰了。
不得不说,李世民之前将李泰送到温禾家里,确实是有先见之明。
只是对于温禾来说,这并不是什麽好事。
「昨日中山王之事,乃朕之过错,国法之重不可轻视,朕深以为然,但却知行不一,多亏中山王提醒,朕才没酿成大错。」
李世民一番话,大殿内所有人脸上的神色都有些古怪。
他说的这些,虽然不是明旨下诏,不算是罪己诏。
可毕竟是他亲自说出来的,这是要记录起居录的。
所以和罪己诏已经没有什麽区别的。
众人心中都不禁疑惑,不明白为什麽李世民如此郑重的在朝议上说这番话。
「启禀陛下!」
就在这时。
只见萧瑀站了出来。
刚刚被封为太子少师的他,还兼任尚书左仆射的他,至少在名义上已经压过了房玄龄等人一头。
他这个时候突然站出来,不少人神色都不由肃穆起来。
以为是萧瑀和李世民做了什麽交易。
而长孙无忌丶房玄龄,这些昨日一同被召见的人,都是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
「臣听闻,曾子曰:『若夫慈爱丶恭敬丶安亲丶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这段话的意思,也就是后世总结的「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
也就是古人喜欢在重大的事情上引经据典。
在萧瑀说这个典故的时候,在场不少人都不由屏气凝神了起来。
温禾也隐隐感觉,似乎要发生什麽大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