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
「卢家沉不住气了?」李世民笑的和气。
底下的萧瑀见状,有些坐不住了,向李世民行了一礼道:「陛下,这些士族的人,想必是要拉拢温县子,此事不得不防。」
「萧卿多虑了,嘉颖是个识大局的孩子,你看他这不就婉拒了嘛,不过这卢宣,房卿,此人是如何入仕的?」
李世民目光投向房玄龄。
后者闻言,答道:「卢宣为武德六年以明经科入仕。」
士族通过科举入仕并不稀奇,而且明经科只是考核《礼记》《左传》等儒家经典。
采用帖经考试形式,需在十条经文空缺中填对六条方可及格。
相比较进士科和秀才科,不值一提。
不过是当年李渊给士族子弟开的一个后门而已。
「西沙洲缺一长史,让他去吧。」
「这。」
房玄龄诧异的望向李世民,沉吟了片刻,劝谏道。
「陛下,卢宣还是有些许文才的,而且此事他不过是卢家推出来的人,如此发配,太过儿戏了。」
「日后只怕会是人人自危啊。」
房玄龄是想提醒李世民,朝廷上士族的官员不少。
若是引起公愤,只怕对朝廷的运作会有影响。
「发配?朕何时说发配了,这是历练,若是他做的好,日后朕定然会将他召回长安重用之。」
李世民轻描淡写,可在场的人谁不知道,卢宣若是去了西沙州,定然会被卢家所抛弃。
回长安?
或许他带兵去突厥牙帐杀了颉利,才有这个可能。
房玄龄还想劝,只见李世民冷声道:「此事无需再议。」
一个卢宣不值得李世民针对,他这麽做,是在杀鸡儆猴。
你们士族想私下接触温禾,从他那获得造纸等技术,那便是在挖朕的墙角。
朕如何能容忍!
不过,这个卢宣也让李世民意识到一个问题。
科举。
这个源自于汉朝,又经过隋炀帝改良后,方才形成如今选官制度的考试。
如今依旧成为士族和关陇出仕的仪仗。
『温禾说的对啊,朕该着眼于那些庶民了,只是若是那些庶民日后为官,又是否会成为另一种士族?』
李世民眯着眼睛,心中想着两个字「平衡」。
想要维护皇权,他制衡各方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