褓唐军被击溃的消息如一阵凛冽的寒风,迅速传到了唐军大帐。
帐内炭火熊熊,却驱散不了众人心头的寒意。
探子风尘仆仆地冲入帐中,单膝跪地,声音低沉而急促:“启禀将军,我军在青城、白水、临河、邯城四城途中埋伏的兵马已被敌军发现,现全部退了回来!”
李济闻,原本沉稳的面容骤然一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军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沉声道:“韩兴,果然名不虚传,竟能提前预料到我军的埋伏。”
谋士张公瑾眉头紧锁,手指捻着胡须,沉吟道:“将军,看来我们想趁机削弱楚军的计划已然落空。”
“如今之计,唯有设法拖住他们的主力,为大汉护国公争取时间。”
李济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如渊:“不错,眼下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拖住楚军,不让他们有机会支援大周。”
他站起身来,走到沙盘前,凝视着四城的布局,沉声下令:
“传令下去,四路兵马继续攻击四城,但不必强攻,只需佯攻,让楚军疲于应对,无暇他顾即可。”
“是!”
传令兵抱拳领命,迅速退出大帐,马蹄声渐行渐远。
一天之后,四城外的唐军果然再次发动了攻击。
然而,这次的攻势却显得极为诡异——箭矢稀疏,冲锋的士兵也只是虚张声势,稍一接触便迅速撤退。
尽管如此,楚军却丝毫不敢大意,每一次唐军的动作都让他们如临大敌。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日。
楚军将士日夜戒备,精神紧绷,而唐军则如同幽灵一般,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让楚军疲于奔命。
三天之后,远在千里之外的汉周边境。
大汉王朝的军营中,护国公霍去疾正立于高台之上,眺望着远方的地平线。
寒风呼啸,吹动他的战袍,却吹不散他眼中的锐气。
年仅二十七岁的他,已是战功赫赫,被誉为大汉新一代的军神。
这时,一名亲兵快步上前,双手呈上一封信件:“护国公,唐军主帅李济的密信!”
霍去疾接过信件,迅速浏览了一遍,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意:
“好!李济果然不负所托,已经成功拖住了魏国的楚军!”
他转身对身旁的副将道:“传令众将,即刻前来议事!”
片刻之后,众将齐聚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