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唯一的机会从他的手边溜走。和压倒性的大军遭遇,却还能够展开不相上下的战斗,并且折损了帝**的两位名将,充分证明了杨的战术能力以及其一党的骁勇善战了,但是暂且停下来看看的话,帝**的战略优势仍然是屹立不倒的。
然而这种战略上优势,对莱因哈特而,却不是件令他觉得愉快的事情。这确实是非常奇妙的情绪,但是“从正面藉由多数予以击溃”的正确战略,对于身为战术家--其实应该说是军事冒险家的莱因哈特而,的确不是件愉快的事情。
战略家通常将“以多数击败少数”当作思考的基本,但是战术家却经常地记着那种“以少数击败多数”的快感。因为在战场上发挥奇谋,将敌方原有的战略优势做戏剧性的扭转,可以从当中发挥最高的美学。
“在所有人都认为必定会失败的紧要关头,却令人难以置信地反败为胜。这是自古以来,令无数战术家为之着迷,最后导致灭亡的恶魔耳语。”
这句话是从人类社会开始采用西历的当儿,即一直流传下来的警语,但是到了莱因哈特的时代,这句话仍具有不变的真实性。
但是莱因哈特从不曾耽溺在这个甜美危险的诱惑当中。他总是编排大军,慎选动用部队的时机与场所,拔擢优越的指挥官,留意补给与情报的传递。他从未曾让前线的官兵,包括他自己在内忍受着饥饿。这足以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毫无责任感的军事冒险家。
但当,在宇宙历八零零年,新帝国历二年初期的这场“回廊战役”当中,莱因哈特对于已方军队的作战状况,以及自己本身指挥统帅的成果,似乎有着极强烈的不满。这对他的代理人罗严塔尔元帅以及米达麦亚元帅而,绝对是难以承受的。因为尽管皇帝发挥了理性、确立了战略的优势,但是在实战指挥当中,却一点也不想对已方的战略优势加以活用的样子。在战役的后半段,总算以压倒性的兵力予以杨舰队军正面的痛击,让敌人产生了明显的消耗,但是就损耗的实际数字而,帝**甚至还超过杨舰队军其上。而且就在这个数量战快要可以看到成功的时候,却把整个军队撤回。
“难道皇帝所喜欢的不是战斗,而是流血牺牲吗?”
身在第一线的指挥官当中,感觉到徒劳无功,有少数人不禁怨嗟起来。当然他们是不可能晓得皇帝此时正发着高烧躺在病床上。
米达麦亚听到了这句话,当场就打了这个不小心说溜嘴的指挥官一耳光,把他打得跌倒在地。虽然之种行为让他看起来非常粗暴,但是他不得不这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