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特和约”成立之后,历史的激流并没有因此而静止。同年八月,杨威利抗拒同盟政府的策略逃离了首都。同月,帝**的瓦列提督击溃了地球教的总根据地。历史的洪流仍然不断地往前推进。
但是一进入宇宙历八零零年,暗流似有一口气奔向地表吞没万物的态势。在这之前的四个月,虽有无数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小暴动连续出现,但是却让人有奇妙的静止感,原因或许在于前后出现的喷发热及强光太过巨大之故。只能看到事象表面的人或许会认为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离开了行星费沙到达了同盟首都海尼森,无所事事地浪费了许多日子,而杨威利也只是在逃离海尼森之后再度夺回伊谢尔伦要塞而已,之后就没有什么新的建树了。
会有这种想法的人或许是认为皇帝一旦发号施令,一千万的大军就可以不要有舰队编组、补给等的准备,立即就可以行动了;这种人或许也不了解在战场上施行战术之前也要有战略立案的时间好去整备最适合的环境。莱因哈特的帝**和杨威利的革命军规模虽然有大小差异,但是补给体制的确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帝**而,从费沙而来的漫长补给线及确保大量物资的辛劳都不是寻常的工作。不管是在名誉上或是在政略上,这些物资都不空话被掠。至于杨威利这一方面的问题是,艾尔。法西尔的生产力及伊谢尔伦储备的物资,目前虽然可以完成充分的补给,但是要迎战帝**就必须强化战力,而如果兵力增加,补给能力就会超出界限了。一想到要面对这种极端背道而驰的条件,亚历克斯。卡介伦想要头痛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杨威利则处于无法使战略上的构想及战术上的条件两全其美的困难立场--看清这一点的是皇帝莱因哈特的首席秘书官希尔德。但事实上,这个时候的杨还受着政治上的惩罚。再加上他不再是革命运动的最高指导者,他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革命政府的实战部队中的专家而已。
这个情形看在华尔特。冯。先寇布等人的眼里简直是令人咋舌不已的绕远路做法。
“非常时期应该用非常的策略!”
这是先寇布的意思,在这三年里,他经常煽动杨去掌握权力。
“虽然他会告诉别人,信念是一种有害无益的东西,但是他自己却比任何人都要顽固。所谓的行不一就是说他这种人。”
尤里安。敏兹曾经这样说,他对先寇布三年来不死心的执拗也感到一份佩服。
所以那个时候应该将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打倒的--接到比克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