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玛林道夫伯爵小姐这才开口说。
「陛下,鲁兹提督待在伊谢尔伦要塞不动确实不符杨威利元帅的利益。下官觉得如果事情是这样,那先把事情搁在一旁也无妨。如果事情的结果对我军有利的话,就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盘问鲁兹提督的罪了。」
莱因哈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优美地蹙著他那对优美的眉毛。他承认希尔德的主张有其道理在,但是,自己发出的命令被忽视所引发的不快却无以表现出来。
这个时候,不只是修特莱,连莱因哈特本身也陷入杨所设下的巧妙心理陷阱中了。鲁兹驻留在伊谢尔伦的战力,对莱因哈特而并不是不可欠缺的。如果一开始就不动鲁兹的话,事情也就是这样子而已,但是,莱因哈特认为要掣肘杨威利的蠢动,把鲁兹的战力置於游击的位置是很重要的。结论是希尔德的看法虽然很正确,但是,她也没有办法完全洞察杨的诡计。莱因哈特有著原不属於他的迷惑,在半途中不断地加快了出击的脚步。而鲁兹那方面则再次地不理会这个情况。
然後又有新的假情报传进鲁兹这一边。内容带有极高的高压意味,几乎让通讯员变了脸色。
「如果继续无视於朕的命令存在而不出击,那也无所谓。就照你的意愿行事。但是,等解决了同盟军之後,你的罪状将会受到严重的弹劾。」
鲁兹虽然没有将情绪形之於表面,不过,他也有些动摇了。他很清楚**君主的愤怒是一件值得人们去胆颤心惊的事。他应该出击吗?但是,前後矛盾的命令中,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这实在很难判断。
鲁兹之所以会中杨的圈套是因为他一直企图以指令的整合性来区别真伪。他觉得真的指令及假的指令分别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整然有序地罗列著。如果真的指令命令他出击,假的指令就禁止他出击。如果真的指令一而再,再而三地禁止他出击,假的指令就不断地命令他出击。我们也不能因为鲁兹的这种想法就说他头脑单纯。如果有人能看穿巴格达胥根据杨的立案所乱发出去的无秩序的指令的话,或许我们该说这个人已经不是一个伟人,而是一个怪人了。
杨的目的就是要造成混乱。如果光是要让鲁兹出击,杨就不用耍这些诡计了。就因为杨一弄诡计就被鲁兹看透,所以成功率就提高了。
鲁兹是一个坚强、踏实而且在知识或经验上都不欠缺的正统派用兵家。本来他就不擅於战场之外的谋略及情报战。他的气质及思考方式比较适合舰队战。
然而,最後他看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