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为何直接去关中,盖因他便是印刷术的受益者,在印刷术传遍中原之前,像他这样的寒门学子想要读书,便只能向人借,这可是很大一笔人情,但放到现在借本书看,至少他们这个级别的人家会当做是笑话,因为得到书的成本跟以前比起来差了何止万倍。
以前千金相求都未必能得一卷书,书卷传家的人家,哪怕再穷也绝不会卖书,但换现在,就算你有竹简,除非是市面上没有的孤本否则没人会要,大多数书,百钱之内便能获得,当然,一些珍藏是舍不得拿出来给人刊印的,这种如果能印出来,一开始会贵那么一段时间,但不会太长。
正是因为印刷术的出现,让徐庶不必欠下太多人情,所以如果可以选,你问中原士人,他们需要印刷术和改良的造纸术吗?
答案绝对是拒绝的。
但当时能看到这点的人不多,加上吕布是直接将这技术透露给了豪商,商人逐利才是天性,等诸侯、士族反应过来的时候,市面上的书斋、书籍已经开始泛滥了。
袁术曾经想要禁书,但结果就是袁术治下市面上正规的书籍虽然不卖了,但更多的是底下交易,连税收都没有。
最后袁术不得不放弃禁令。
“关中因科举而兴,然而一者此法虽于朝廷有利,但于民生而言,却是易生贪腐。”司马徽见徐庶似乎想要反驳,伸手止住道:“元直看着便可,未来老夫此言自会见证。”
徐庶只能不再做声,听着司马徽接下来的话。
“二者,主持科考之人,他日必然权重,其害或许更胜世家!”司马徽肃容道。
徐庶沉吟片刻后,看着司马徽道:“老师,可有解法?”
司马徽摇了摇头道:“这科举乃是吕太尉所兴,老夫也是近期看此法,心下揣摩有些心得,但若说解法……你问我倒不如去问太尉,其实老夫也想看看太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