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神童,都要安排到学堂学习,绝不能耽误了他们的前程,一定要让他们茁壮成长,日后好成为我大唐的栋樑之才。”
“是!”立刻有官员领命,著手去安排这件事。
安排好神童入学的事情后,李世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说道:“根据边境传来的消息,之前派去的李爱卿,此次已经从车迟国回来了。眾位爱卿,对於如何迎接李淳风爱卿,你们可有什么建议?”
唐王李世民向其他臣子徵求意见。这时,有位臣子站了出来,提出建议:“陛下,依臣之见,此次迎接不宜太过声张宣扬。倘若大肆宣扬,即便李淳风求回了车迟国的种种神物,百姓们也只会对车迟国心生嚮往,而忘却了陛下的恩情。”
这位臣子提出了一个別出心裁、角度独特的建议:“不如低调地迎回李淳风,然后以陛下和大唐的名义,推广那些从车迟国求回来的农家神物,如此一来,既能彰显陛下和大唐的威严,又能让百姓们感恩戴德。”
“这……”唐王李世民略显犹豫,说道:“似乎不太好吧……”
虽然嘴上说著犹豫的话,但李世民心中其实已经心动了。要知道,李淳风前往车迟国,是受唐王派遣的。而唐王李世民的根本目的,就是车迟国传闻中的那些“神物”,比如道薯、林楠水稻等。
现在,这位臣子的建议,是要將李淳风求回来的神物,不冠以车迟国的名义,而是以大唐自身的名义来推广。这样一来,百姓们感恩的对象,自然就不会是车迟国,不会是林楠,而是大唐,是他唐王李世民。
儘管嘴上说著不太好,但唐王李世民的心动,在场的大臣们都看得一清二楚。
朝堂之上,还有其他大臣。大多数人都没有言语,因为他们隱约也觉得此举似乎不太妥当,所以选择了沉默。
但总有那么一些“体贴圣意”的臣子,纷纷站出来劝解:“陛下,此举既能彰显我大唐威严,又能让百姓感恩,实乃良策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