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错!正是虹桥!在下选这里理由有三。」
「其一,位置要害,牵动全局!虹桥乃汴河入城的咽喉之处,水陆交汇,商贾云集,是开封城外最繁华丶最混乱,也是利益纠葛最深的市集之一,三教九流盘根错节。在此处试点,一旦成功则威慑四方,其经验可迅速推广至其他坊,乃至镇丶县。」
「其二,积弊深重,民怨沸腾!此地胥吏欺行霸市强索『常例』,商贩亦凭藉贿赂胥吏而公然短斤缺两丶偷漏商税,甚至还有胥吏勾结青皮无赖等情状,早已都是公开的秘密,周围百姓对此民怨极大,在此动手顺应民心丶得道多助。」
「其三,事务集中,便于立规!开封城内百万人口,平素开封府需要管理的最常见事务,其实就是市场,而市场正是胥吏欺上瞒下的重灾区,其整顿核心便是度量衡丶物价丶税收丶治安丶纠纷调解这些事务,这些事情都相对易于制定清晰的规则,也便于观察效果。」
包拯没有马上答覆王安石,但心中却快速地思索了起来。
虹桥扼汴河咽喉,东京漕运命脉,每日钱货如流水。
胥吏仗着丈量丶抽税丶『调解』之权,上下其手,不仅官秤他们能调,商税收取更是说一不二,商户稍有不从,便是刁难勒索,甚至勾结青皮无赖进行殴打。
这些事情,包拯其实心里都是清楚的。
不过,这跟清理蔡河两岸豪宅的性质还不一样,整顿整个开封府的市场,是一件更加宽泛的工作,得罪的人也更多。
见包拯还有犹豫,王安石劝道:「民怨早已如沸,不可拖延了。」
「介甫,你选在虹桥这里动手,确实如铁锤砸石,动静够大,足以震慑全城。」
包拯复又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
他的背后,有着东西两府相公的支持,他在开封府做出的政绩,也是当下因「六塔河案」而被贾昌朝反覆攻击的富弼和文彦博所急需的。
「而市场如你所说,无非就是几件事,秤准不准?税清不清?市面平不平?吏治革新之根基,正需这等看得见丶摸得着丶砸得响的硬石头来试锤!我便准你所请!」
「那便遵府尊之令!」王安石欣然作揖道。
包拯点点头,而在王安石要离去之时,忽然说道:「对了,你说的那个出主意的举子陆北顾,若是有暇,可请他来开封府见我一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