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绝世好剑
随着陆北顾的一鸣惊人,此时刘几能清晰地感觉到,堂内原本那些激赏他文采的目光,此刻已悄然转向。
刘几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麽,但却并没有说出来。
胡瑗没有看杨安国,也没有看失魂落魄的爱徒刘几,目光越过众人,最终落在了神色平静的欧阳修身上。
那目光复杂,带着一丝洞悉后的沉重。
欧阳修倡古文体,反太学体,他胡瑗守太学,则必护此文风。
这陆北顾,其文风虽非刻意模仿古文,但其雄浑质朴,直指核心,摒弃浮华,恰恰是欧阳修所推崇的「载道之文」的典范。
他原以为今日借势压服国子监,可为太学体正名,未料竟是欧阳修借了陆北顾之手,以一篇煌煌大论,给了太学体最沉重的一击!
胡瑗心中长叹一声,大势已去。
他站起身,没有再看任何人,只对主裁老儒微微颔首,声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平静。
「既已判明,太学认负。」
说罢,便要带着太学众人离去。
胡瑗那衰老的背影在深秋的光线里,竟显出几分萧索。
几名太学子弟面面相觑,最终也只能在一片复杂的目光注视下,搀扶起失魂落魄的刘几,垂头丧气地跟随胡瑗离开。
来时气势汹汹,去时一片沉寂。
杨安国对着堂内众人说道:「诸位皆已亲见,国子监虽处微时,然薪火未绝!陆生此文,煌煌如日,足证我泱泱大国子监,岂曰无人?」
等到其他人都离去后,他猛地转向陆北顾丶程颢丶程颐三人,脸上的皱纹都因笑容而舒展,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而三人亦是都放松了下来。
这场比试,他们赢了。
国子监积累百年的典籍库藏,那些挂着名却深居简出的大儒们,那通往进士之路的宝贵资源,此刻已如囊中之物。
这时杨安国甚至激动地想去拍拍陆北顾的肩膀,又觉失仪,手停在半空。
「陆生,国子监藏书楼,今后便是你的书斋!老夫承诺之事,必当一一践诺,绝不食言!」
「二位程兄亦表现出彩,学生侥幸,不敢居功。」
陆北顾连忙提醒了一句,他可不想说好的团体奖励最后变成他一个人的,这样的话,以后谁还跟他交往?
「当然!当然!」
杨安国立刻反应过来,自己方才只顾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