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形并不高大,穿着深蓝色衣衫,气质独特,就仿佛尘世的浮躁在触及他身畔时便自然而然地消散了一般。
——这便是濂溪先生周敦颐了。
周敦颐的目光先落在恭敬侍立的二程身上,微微颔首道:「你们来了。」
「先生。」程颢行礼后引荐道:「这位是蜀中举子陆北顾,今岁入京备考,暂居天清寺。他虽年少,然见识不凡,前几日在青松社聚会时深得欧阳公赞赏。再加上素来仰慕先生道德文章,尤对先生《太极图说》中『无极而太极』丶『动静互根』之理心向往之,故今日学生斗胆携其前来拜谒。」
周敦颐的目光在陆北顾身上停留了片刻,陆北顾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感到一种被「看见」的感觉,仿佛自己那些纷繁复杂的念头,在这位智者面前都无所遁形。
他连忙整理心绪,深深一揖:「蜀中后学陆北顾,拜见濂溪先生。」
周敦颐的脸上露出笑意,如古井微澜。
他侧身让开门口:「不必多礼,既是伯淳丶正叔引荐,又得欧阳公称许,想必是少年俊彦.室外风寒,进来说话吧。」
「谢先生。」
三人齐声道谢,鱼贯而入。
书房内陈设极为简朴,甚至可以说有些清寒。
四壁皆是书架,堆满了层层迭迭的书籍卷轴,空气中弥漫着陈年书卷的味道,称不上好闻。
临窗一张宽大的书案,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一迭写满字迹的稿纸被镇纸压着,墨迹犹新,显然主人刚才还在伏案着述。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悬挂的一幅手绘的《太极图》。
图旁还有数行小字注释,笔法古拙,阐述着「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等精微奥义。
整个书房,除了书卷丶笔墨和这幅图,几乎再无他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
周敦颐示意他们在靠墙的几张木凳上坐下,自己则坐回书案后的主位。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陆北顾身上,开门见山地问道。
「陆小友自蜀中来,蜀道之难,青天可上,然不乏英才,不知小友师承何人?所读何书?于『无极而太极』之旨,又有何见地?」
周敦颐这话看似寻常寒暄,实则层层递进,直指核心。
问籍贯师承是了解根基,问所读何书是探查其学问路径,最后直接问对《太极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