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局势,给他生个亲儿子继承皇位争取时间。
而对于仁宗来讲,不管是出于频繁调任文官的惯例,还是避免言官结党,刘沆的提议都非常有用。
所以刘沆才能在罢相之前,拉着御史台的言官们同归于尽。
而从前年张贵妃未留下皇子便去世,后妃派瓦解;到去年陈执中致仕,保守派势力削弱;再到今年新政派文彦博丶富弼拜相,仁宗中风,禁军诬告事件后文彦博与刘沆决裂,再再到立储之争导致狄青丶王德用先后卸任枢密使。
这些此前由零散信息拼凑出的事情线索,在今天与赵抃交谈后,陆北顾终于在脑子里把前因后果都串了起来,迷雾散尽。
他对于如今庙堂中的局势和近年来事件的前后逻辑关系,都有了一些认知,而心中对即将展开的拜谒欧阳修与宋庠之事,也已然有了清晰的路径。
欧阳修虽然与文彦博等人还是朋友,但庆历新政失败之后,他是有所反思的,所以如今在政事上,其实态度并不与文彦博等人完全一致,甚至有时候会唱反调。
所以,拜访欧阳修,并不会将陆北顾卷入到庙堂斗争之中。
而给宋庠送家书,也是利大于弊的事情,若是能得到宋庠这个「连中三元」之人的指点,对于陆北顾明年考礼部省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他紧绷的心弦顿时松弛下来,连忙起身再次作揖行礼:「多谢恩师指点迷津!学生心中疑虑尽去矣!」
「不必多礼。」赵抃摆摆手让他坐下,「你初来东京,人事纷繁,谨慎些是好的不过也无需过分忧惧,庙堂上的事情离你还很远,考中进士再考虑这些问题不迟。总而言之,不管遇到什麽人,持身以正,待人以诚,依礼而行即可。」
「然后拜谒之事,欧阳永叔一代文宗,学问虽大,科举上面却未必真的会教人,你可试试能否求教于宋公序,宋公序毕竟是『连中三元』之人.可惜冯当世不在京中,不然倒是可以请他教你。」
冯当世,指的是富弼的女婿冯京,听起来赵抃跟他关系还可以。
《资治通鉴后编》记载「进士自乡举至廷试皆第一者才三人,王曾丶宋庠为名宰相,冯京为名执政,风节相映,不愧其科名焉」。
所以,除了真宗朝那位升迁速度惊人,并且在真宗朝和仁宗朝之间力挽狂澜的王曾,其实仁宗朝「连中三元」之人就宋庠和冯京两人了。
而冯京是八年前「连中三元」的,对于科举考试版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