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顾。
「你的盐法方略条分缕析,切中要害,尤其是对设置两种『盐钞』的见解,我觉得确实颇有见地。」他话锋陡然一转,「然而川南盐井后续扩大产盐置换铜钱的事情,却非你想像那般简单.淯井监僚人易生事端,因盐利分配不均,已成致乱根源,你可曾亲至淯井监?」
这询问来得直接而严厉,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陆北顾甚至有种对方下一句就是「你一个泸川学子,未曾亲至淯井监,如何了解川南井盐之事?莫非仅凭道听途说,便敢妄议国事?」的感觉。
不过,这时候扯谎是没有意义的。
「学生未曾去过。」陆北顾诚实答道。
范祥微微颔首,竟是没什麽太大反应,只说道:「我已经请刘知州唤了梁都监,待会儿便遣些兵马同去淯井监。」
之所以特意强调「请刘知州唤了梁都监」,这里面是有说法的。
在大宋,知州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通常会兼有「兵马钤辖」的差遣,全面负责本州军务,这个差遣的职责包括了军事决策丶粮草调配及与中央的文书往来等等。
这样做目的就是「以文制武」,确保由文官而非武官掌握军事指挥权。
再加上泸州是正经的边疆州,每隔几年就会面对乌蛮入侵或僚人叛乱,泸州知州的调兵权限也比其他知州更大,所以只要不出州境,在州内下令驻泊兵马都监小规模调动兵马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听闻此言,陆北顾却是心头一震。
他瞬间明白,范祥此行最核心的关注点,并非盐法本身那些理论上的优劣,那些张方平想必已与他沟通过,而是即将成为盐法变革的风暴眼,也是他此行必定要亲临勘察的——淯井监!
范祥需要确切的丶可靠的情报,来评估淯井监这个火药桶的真实状况和引爆风险!
而范祥是真正上过战场打过仗,甚至直面过李元昊十万大军围城的文官,淯井监的僚人对于他来讲根本就不算什麽危险.毕竟,南边的这些叛乱,真正跟西北前线真正的刀山火海是完全比不了的,可能在范祥眼里去淯井监跟赶路没区别。
可范祥为什麽要特意跟他说这些呢?
陆北顾几乎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明知山有虎,虎啸声已在耳边!
范祥看着陆北顾,说道:「我听刘知州说你昨天已经考完州试了,若是待着无事,便随我们同去吧。」
随后,范祥的目光就这麽锁着他,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