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祀在戎」,可现在这都大宋了,不至于搞得跟商周时期一样吧?
「这东西是能给州学生看的吗?」
正好计云也来了,陆北顾悄悄问道。
计云一脸诧异,反问道:「为什麽不能?这是什麽秘密吗?军中将领和武学生不都是人手一本吗?」
「陆兄的意思是,若是让辽丶夏得知了,总归是不太好吧。」卢广宇说道。
计云挠了挠头:「那就算不得知这本兵书,咱们就能打得过吗?」
这个问题让周围的几人都沉默了。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这麽多年了,大宋军队怎麽编制用将,怎麽行军扎营,怎麽列阵打仗,其实有没有《武经总要》这本书,辽丶夏都已经非常清楚了。
而大宋同样清楚这两个对手。
只不过事实就是,哪怕都清楚了,还是改变不了什麽,该怎麽打还得怎麽打。
大宋缺骑兵,就得结硬寨打呆仗,同样因为军制和风气因素,被压制的宋军将领们就是喜欢贪功冒进,从高粱河到好水川,这一百年来宋将贪功冒进被敌人引入伏击圈斩杀的例子,不知道发生多少了,堪称前赴后继。
当然了,也有不贪功冒进的宋军将领,但这往往会演变成另一种极端,比如澶渊之战里的王超,手握大军待在城里,任辽军南下,任真宗百般下旨出兵,他自岿然不动!
反正吧,宋军从军制到兵源再到将领,问题没有一个小的。
随着负责「讲武」课程的先生的到来,嘈杂的讲堂顿时安静下来。
陆北顾注意到这位先生的身后还站着个陌生武官,身着绣着海马的绯袍,缀銙银带上悬着金鱼符,左颊有道寸许长的旧疤。
大宋武官跟文官不太一样,由于重文抑武的政策,高级武官数量非常稀少,很多宋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一看品级都低的可怜,但正因为武官品级普遍偏低,所以官袍颜色反倒看起来吓人武官五品以上就能穿紫袍了,而六七品穿绯袍,八九品穿绿袍。
这要是文官,不到三司丶枢密丶宰执,哪有穿紫袍的份?
「这位是泸州驻泊兵马都监,梁都监。」
「在七年前的皇佑元年参与了平定淯井监蛮人叛乱,亲自披甲上阵斩首三级,两年前的至和元年与刘知州一道深入山中,招抚了八百馀僚人。」
先生的介绍,在学堂内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泸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