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回来,但其实路子始终都是在的,那就是走海路,只不过朝廷下不了决心去走。」
陆北顾这麽说是有数据依据的,大宋每年财政总收入,按铜钱折算大概是5700万贯到7000万贯,其中海外贸易税收收入不到100万贯,占比也就1%不到2%的样子,其中大多数是与高丽和日本做的海贸生意。
但实际上大宋的海外贸易税收潜力远不止于此。
根据他穿越前看的南宋相关史料的数据统计,南宋在失去了两河丶山东丶中原丶关中等大片领土后,每年财政总收入依然能高达5000万至6000万贯,而其中海外贸易税收常年能贡献1000万贯左右,海外贸易税收在总税收里的占比能达到15%到20%左右,成为南宋以一隅之地抵抗蒙古帝国的关键。
那麽如今的大宋,跟一百多年后的大宋,在航海技术方面有巨大差距吗?显然没有。
「走海路?水运确实便捷,但海路能到极西之地吗?」
作为生活在长江航道上的四川人,几乎所有人都对水运在速度丶成本丶运货量上相比于陆运有多麽巨大的优势,有着切身感受。
所以,虽然他们没见过大海,但却是能够理解水运对贸易的重要性。
「能。」陆北顾随便找了个由头,「我看古籍说,唐人走海路,经过占城丶真腊,到狮子国中转,就能抵达南天竺了,而从南天竺再向西,就能到大食。」
苏辙声音里带着几分犹疑:「可海路迢迢,飓风难测.」
「比飓风更可怕的是故步自封。」
陆北顾说道:「若是南朝多些如宗悫这般有着『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人才,又何至于是那般结局呢?我辈读书人,于人生路上,自当乘风破浪;于家国大计,更应放眼四海.若朝廷能如汉唐开拓陆疆一般开拓海疆,广设市舶司,鼓励商船出海,何愁不能以丝绸丶瓷器换取钱物粮食?又何须困守田亩,与民争利?」
「陆兄所言甚是!」
黄靖嵇用左拳猛地一捶右手心,说道:「只可惜朝堂之上,多是尸位素餐之辈!」
这句话一出,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
对啊!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麽能搞好大宋呢?
杨尧咨亦是愤然拍案,还好他身后书案上没茶杯。
「那些大臣,整日只知在奏章里打转,要麽就是争权夺利,谁肯真正为国为民?」
卢广宇叹了口气,摇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