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或抄写副本的,陆北顾直接伏案抄录了起来。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书会只是借着读书的名义来交友的场所,所以基本都在交谈,连认真读书的人都不多,更遑论他这种默默誊写的了。
不过,聊的久了也是会累的。
先是走了好几里山路,这又与人聊了半天,卢广宇的肚子都饿得咕噜直叫了起来,却见陆北顾仍伏案疾书,宣纸已摞了指甲盖高。
「饿了。」卢广宇坦诚问道,「陆兄可带了吃食?」
陆北顾一手誊写,一手从笈囊里取出嫂嫂准备的槐花饼,掰了一半递给他。
饼还是温的,咬开时槐花的清甜混着粗粮的香气,倒让周遭几个学子悄悄咽了咽口水。
这时周明远踱步过来,摺扇晃了晃:「兄台饿了倒是可以忍忍,中午文宴菜肴极佳,定能吃个滚肚溜圆。」
陆北顾还没开口,忽听假山后传来一声轻笑。
「周世兄这话稀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饿了何必忍着?」
假山后转出个十几岁的少年,一袭天青色襴衫松松垮垮地挂着,腰间玉带上竟系着个酒葫芦。
周明远脸色微变:「计小郎君说笑了。」
少年却不理他,径直走到陆北顾案前,突然俯身嗅了嗅:「槐花饼?分我一口可好?」
不等回答,他已拈走剩下的小半块塞进嘴里,含糊道:「少了些糖了……不过比他们备的糕点强。」
说罢解下酒葫芦往案上一搁:「换你的饼,不亏吧?」
陆北顾抬头看了眼这个自来熟的少年,馀光却瞥见周明远攥扇子的手背青筋暴起.肯定不是针对自己的,因为自己一句话没说啊!
所以,陆北顾也明白了过来。
大约这两人暗中较劲儿吧,他不过是被殃及池鱼。
这就不关他的事了。
见陆北顾并不搭茬,只是认真地自顾自地誊写,这两人反倒不好再起纠葛。
「那人你可认识?」
他们离开后,卢广宇小声提醒:「是梓州路大书商计家的公子计云,出了名的才学过人计家是正经的富商巨贾,比买扑安乐溪酿酒业的周家还要强一个档次,而且与梓州路的各州学官都颇有关系。」
这里还有个冷知识,那就是「四川」这个说法,在大宋真宗年间之前是没有的。
大宋开国先是在巴蜀设置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称「川峡二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