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言下之意,自然是这次算半押题,有些侥幸成分在里面,这也侧面解释了,为什麽之前的策论成绩很差。
当然,这个理由是否说得通,其实并不重要。
李磐点了点头,对这个解释不置可否。
对于李磐来说,陆北顾不论是此前藏拙亦或是这时故意投他所好,其实都无所谓。
重要的是如果陆北顾能把这篇《御夏策》里的未尽之意阐述出来,甚至具有实际可操作性,那麽对于李磐的仕途,其实是有所臂助的。
因为李磐很清楚,在如今的四川,有一位大人物,对这方面的东西可是很感兴趣的.
他慢悠悠地提起水壶,将沸水注入茶盏中不断点茶,随后用茶筅随意搅了搅,手法很粗糙。
做完这些,他将矮几上放着的一张纸递了过来。
「遇见合心意的文章,你我也算颇为投缘,这个便送你当见面礼吧。」
陆北顾接过只看了一眼,顿时愣在原地。
陆北顾想过知县会因为这篇策论嘉勉于他。
可万万没想到,这张纸上竟然是一份迁籍保书!
若是不懂内情的人,或许还会觉得,不就是迁个户籍吗?镇上和县里有什麽区别呢?
但实际上里面的门道非常之深,因为在大宋籍贯制度不仅与科举制度强绑定,还涉及到了一个关乎举人切身利益的重要事情。
那就是通过州试以后,参加礼部贡院省试所必须的「解额①」!
可以说,这是一份无比珍贵的大礼!
这也是李磐在职权范围内,能给到陆北顾最大的帮助,充分说明了他对陆北顾的看重。
而对于陆北顾来讲,虽然以他的学识才华即便不走科举这条路也能过的很滋润,但有条稳定的社会阶层跃升通道总是一件好事,没必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因此,陆北顾起身行礼道。
「令君爱护,学生感激不尽!」
见他明白这张纸的分量,李磐点了点头。
他啜了一口茶,粗糙的手指摩挲着杯沿说道。
「如今距离县试为期不远,除了策论以外,诗赋丶墨义丶帖经这几门也要多下工夫,明白吗?」
「学生明白。」
陆北顾郑重应下,心里却暗自盘算,前身留下的烂摊子确实棘手墨义丶帖经成绩惨不忍睹,诗赋也只能算勉强及格。
要在短时间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