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国都是对内称帝,对大昭称臣,他们已经算含蓄了。
而且在王澄的东海国,他们这些工匠们再也不是过去的贱籍,而是地位崇高的技术专家。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这里才第一次体会到了什麽叫堂堂正正做人的滋味!
更不要说待遇优厚,已经发到了十六个月的激励,就算以前给工部供职的老匠人又哪里体会过这种优厚待遇?
墙上挂着的表语:「科学技术和异术绝活是第一生产力」实在是让人暖心。
当然,有激励制度也有惩罚制度。
在流水线上诞生的每一支火枪都有代表班组的编码,能对照生产记录追溯到每一个环节的工匠。
火枪出了问题,扣绩效的时候也绝对不会手软。
随行的【公羊儒】徐有德和【赊刀人】彭无咎一直在旁边默默倾听,都像是第一次认识这位深藏不露的主公,眼睛全都亮得吓人。
看向王澄的背影,恨不得尊他为「掌管钢铁和战争的神」。
若非王澄还不是上三品在世鬼神,单单是这份浓烈的崇拜已经足以转化为狂热的信仰了。
王澄拎着一支刚刚从流水线上下来的燧发枪把玩了一会儿,下令道:
「召集护厂队。」
「遵命!」
不一会儿,驻守枪械工厂的上百精锐士兵,就排着整齐的队列在靶场集结。
随着燧发枪陆续下线,挑选精锐部队悄悄换装的工作也已经同步开始。
这些护厂队员都是王澄嫡系赤峰旗中的核心班底,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享受到了一线装备。
「全体都有,射击演习,采用线式战术,三段击,目标百米之外标靶。开始计时!」
随着王澄一声令下,早就排成一行的火枪手们飞快从腰间的弹药盒中取出圆柱状定装纸弹壳。
咬开弹壳顶端,竖起击锤,打开药池,在里面倒入少许火药,再合上火镰,关闭药池。
然后将纸包弹壳内剩馀的火药全部倒入枪膛,再把纸弹壳和一颗铅弹一起塞进枪膛,纸壳正好为弹丸提供绝佳的气密性。
最后用通条将弹药推到底部。
这正是《线式战术》(上册陆战火枪队战法)中要求每一个士兵都要形成肌肉记忆的标准操作流程。
一共细分成了十二个步骤丶二十多个动作。
大多数士兵都能在15到20秒之内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