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太宗重启下西洋之事,命兵部调阅三宝太监一应航海资料。
可时任兵部车驾司郎中的刘大夏宣称: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珍宝,于国家何益?此弊政当毁!绝不可再开海禁。」
并一把火烧毁了七次下西洋,用无数人命和无数心血总结的所有文档资料丶航海图丶宝船图纸。
直接导致大昭官方远洋航行能力出现技术断层,此后大昭再无大规模航海活动。
他还以同样手段烧毁了大昭初征安南时的地图丶文书,阻止对安南用兵。
辩解道:「衅一开,西南立糜烂矣」,他自己是为了节约民力,避免劳民伤财。
只是很多人都不相信这刘大夏真的焚毁了那些珍贵的资料。
为什麽?
因为天班职官【儒士】的禁忌行规里最基础的一条便是:「敬惜字纸」!
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字纸能承载文明,延续文脉。
不敬重字纸,就如同不敬重鬼神。
民间俗语:「阎王不抓念经人」,意思是说如果我正在全神贯注看书,跨越千百年时空与先贤意志交流,那就算是阎王老子来了,也得等我把书放下了才能抓我。
普通人的情况相对还好一些。
如果有【儒士】敢拿任何写字的纸擦屁股,必定自绝于士林和鬼神,甚至有可能被一道雷给当场劈死。
所以很多人都不相信刘大夏敢烧这种关乎神州文明未来的至宝。
否则神州文脉的报应一来,刘家上下早就已经死绝了。
现在看来,既然这里出现了一位隐姓埋名的刘氏后人,说明那些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必定还在!
果不其然,刘建珍毕竟年轻,在管家的管束下憋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开口:
「福伯,您是家中老人,45年前先祖过世时便已经是刘家书童,还亲自研究过连我都没有资格看的宝船图纸。
当初祖先藏匿了这一批影响一国气运的珍贵『字纸』,导致我们后世子孙都彻底与【翰墨书香气】绝缘。
再无一人能就职【儒士】科举中第,只能移居沿海靠海吃海。
我们刘氏承受了这麽大的代价,到底什麽时候才能真正看到成果?
福伯您来评评理,当年一起共谋大事,得了好处的士绅大族不少,骂名和坏处却全都让我们刘家担下,是不是不太公道?」
这两份重要资料显然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