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玉器、鼎器、镜鉴,扩大到砖瓦、封泥、兵符、明器……朱国祥试图把他们往考古方向引导。
在写给儿子的信里,大明皇家学会框架如下——
会长一人,副会长三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三人。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六人,理事若干。
下设格物、文史、艺术三大类。
选取当前卓有建树的各类名家,作为皇家学会的第一批会员,通通赐予男爵爵位,并让他们自己投票选出会长、副会长等等。象征性收取少量会费。
每年吸收一批新会员,但不给爵位。
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大会,根据学术成果,评选出三大类的金银铜奖。远在外地的会员,可以不用亲自到场,但具有投票资格的,必须写信为候选者(初选)投票。
金奖获得者,必由皇帝赐予男爵爵位。
如果同时出现多项重大成果,皇帝可以酌情给出几个金奖,或者给银奖、铜奖获得者也赐爵。
拥有男爵之位的会员,如果再次获得金奖,或者取得突出贡献,皇帝酌情为其提升爵位。
这些爵位,不可世袭,但有爵禄。
等以后会员数量多了,再把会员分为三个等级,制作出不同等级的腰牌(玉佩)来佩戴。
即便是没有爵位的会员,只要佩戴了学会腰牌,各级官员都必须礼敬有加。而且,他们有资格直接给皇帝写信,任何机构包括内阁也不得阻拦。
朱国祥搞的这个,自然是鼓励学术进步。
今后,四书、六经和数学,用来选拔行政官员。
其余所有的学问,除了用来选拔伎术官(包括翰林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