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加起来,控弦之士有六千余。
当确定岳飞不亲自来援,而是由韩世忠带兵南下,需要他们先顶住一阵的时候,朱忠明和朱明义只能硬着头皮上。
雪霁初晴,草原上的积雪刚刚能没过马蹄,双方在也里古纳河西岸交战。
六千对阵八千(还有两千蒙古兵埋伏起来),竟是兵力更少的朱忠明、朱明义占据上风。因为他们常年跟着岳飞混,不但武器装备更优良,而且还敢打敢冲心气儿颇高。
俺巴孩被打得心惊不已,很快调整战斗策略,提前吹响诈败诱敌的号角。
诈败也得装得像。
更准确的说,蒙古人在交替掩护撤退。
朱忠明、朱明义两个土酋,虽然军事能力普普通通,但作战经验却极为丰富。他们领兵追击的时候,始终跟在蒙古兵的右后方,让蒙古骑兵无法进行骑射。
即便是在草原长大的士兵,能骑马左右开弓者也极少。基本都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只能朝自己的左后方和后方射箭,想要朝右后方射箭是非常困难的。
而处于他们右后方的追击者,却可以一边追一边射。
交替撤退的蒙古骑兵,稍不注意就有人被射落马背。朱忠明、朱明义二人,就这样越打越顺手,不再把蒙古骑兵当回事儿,热血上涌一直往前追。
这一片是山岭和草原的交接带,但山势并不陡峭,而且山上也有草原可以放牧。
双方你追我逃二十余里,俺巴孩的嫡长子哈丹,也就是此前被韩世忠在山里大败那位,领着俺巴孩系的所有精锐突然从山中杀出。
这些精锐只有2000人,但有60多副铁甲、400多副皮铁混合甲,剩下的清一色装备皮甲,并且所有人都带着足够多的铁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