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各教经书,搬到车上运往僧道司衙门。
画家们和沙州高僧,已经初步整理过了,把罕见经文都单独归类出来。
回到僧道司,毛奎先是自己一个人阅读。
他拿起一本《十诵比丘戒本》,本来不怎么在意,结果看到抄经年月,瞬间就正襟危坐,动作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这是西凉建初元年(公元405年)的手抄本!
即便内容与当下的戒本相同,只凭其抄写年代,就足够做镇寺之宝或传家宝了。
把此书放好,毛奎又拿起另一本。
十多分钟之后,毛奎已然双手发抖。
他面前摆着两本道经,一本《老子想尔注》,一本《老子化胡经》。
全是早就已经佚散,只存在于传说中的道书!
毛奎张嘴想要喊人来,却发现口干舌燥出不得声,他喝下一口已经凉透的茶水,润喉之后才说:“把各所主贰官全部喊来,立刻!”
僧道司各所主官皆为进士出身,自然每天在衙门办公。
副官却都是修行者,平时住在佛寺、道观之中,把他们喊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一个小时过去,僧道司各所官员,全都聚集到毛奎面前。
现任僧道司道录所副官叫皇甫坦,算是薛道光的再传弟子。他原为山东名医,避难跑去了东南,一边在天台山修道,一边又下山给人治病。
历史上,赵构的亲妈患了眼病,太医皆不能治,最终是皇甫坦治好的。他不愿留在杭州,赵构就派他去青城山管理上清宫,羽化之后葬在青城山上清宫天师池(后世有墓碑出土)。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