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场景在轧钢厂的各个部门中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这次接到调动通知的人不在少数。
车间里,年轻工人们惋惜技术大拿的离去,那些中不刺溜的工人看到了在轧钢厂短暂登顶的机会。
譬如易中海就正在谆谆教诲著贾东旭:
“技术考核马上就要开始了,以你的实际操作能力,將零件的精度控制在加减0.2的误差范围,我是不担心的。”
“唯一担心的就是你的理论知识,最近抽空好好补习一下,俗话说的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贾东旭显然更关心易中海能够到达怎样的地位,关切地问道:
“师父你是不是也要参加考核,过了的话那就是咱们院里唯一的八级车工,到时候......”
不待贾东旭幻想,易中海赶紧制止他的激动,神色严肃地说道:
“你嘴上要有点儿把门的,这三年一次的技术考核肯定是要参加的,至於考核结果就得看临场发挥了。”
“厂里的几个八级工都接到了支援的调令,这敏感的时间点就不要討论这个话题了。”
“好好准备考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马上就要是三个孩子的爹了,怎么还这么不稳重。”
易中海对自己的斤两是有明確认知的,他已经卡在七级与八级的门槛儿上好多年了。
这次厂里急需填补八级工的空缺,他也要努力调整好状態,再全力衝击一次技术考核。
冥冥中的直觉告诉他,隨著年龄的增加,以后想要搏一把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兴奋的臆想被打压,贾东旭只能老老实实地听著训话,心里却有些忿忿不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