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的这个阶段来临的时候,其实也就意味着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即将来到距离图穷匕见的时间点也是不远了。
宫天五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的把控住局面,全力发展,壮大自身,竭力拖延那一刻的到来。
说实话,现在的局面已经比宫天五所预想的要好,这主要是因为他低估了各大仙门的贪婪,自己打出去的衣炮弹被他们全部都吞了下去,搞得推动铭文学的主力变成了他们。
不过谁会拒绝手里面的筹码更多一些呢?
因为有了广孝僧在负责处理一应国事,所以宫天五就又将剩余的精力放在了另外一个方面,那便开始布局舆论方面的东西。
首先推出的是针对商贾的报纸,叫做南北商事录,讲述的都是商情信息,南北风物,商贾故事等等,最初一月一办,后来因为极受欢迎,所以改为十日一办。
而在推出之前,宫天五就对手下提出了此物价格要便宜,用处要多样化。
价格就不用说了,多样化则是赋予这玩意儿更多的功能性,比如读完就能拿来擦屁股,包裹东西,糊墙,引火等等——因为更多的功能性就意味着更强大的流通性。
之所以要先推出这报纸的玩意儿有两大原因:
1,麻痹性强,让当权者感觉到它的无害化,不至于被禁止。
2,商贾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可以经常行走天下的凡人群体,针对他们的报纸,会被更方便快捷的传播出去。
果然,南北商事录一经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印刷量就从最初的三千份暴涨到百万份!有很多不识字的人也会抢着买,这就是宫天五提出的多功能性导致的。
更关键的是,高达百万份的销量,也让印刷《南北商事录》的大乾书局从亏损迅速转为盈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9页